一、政策風向:從“材料過關”到“實績說話”
根據《深圳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管理辦法(2024修訂版)》,評審機制全面升級:
• 采用“雙盲初評+現場復核+專家終審”三段式流程;
• 專家評審團由“技術專家(40%)+產業專家(30%)+管理專家(30%)”組成;
• 現場考察實行“一票否決制”——設備未到位、人員未在崗、數據對不上,直接出局;
• 評分維度聚焦“技術先進性、產業適配度、團隊執行力、管理規范性”。
一句話總結:材料決定能否進終審,現場決定能否拿高分,專家決定能否最終上榜!
二、專家評審通關四步法(附評分表拆解)
第一步:材料“三化”打磨 — 專業化、可視化、證據化
• 專業化:技術路線圖、創新點描述避免“大而空”,要用行業術語+對比數據(如“較現有工藝效率提升42%”);
• 可視化:關鍵成果用圖表/照片/視頻附件呈現(如中試設備運行圖、客戶應用現場照);
• 證據化:所有數據必須附原始憑證(檢測報告、銷售合同、專利證書、財務審計)。
第二步:預判專家“三問” — 技術怎么新?產業怎么用?團隊怎么干?
專家高頻提問清單(提前準備標準應答):
“你們的技術與華為/大疆/比亞迪等頭部企業的方案相比,差異化在哪?”
“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是否達標?是否有持續投入保障?”
“工程中心建成后,預計每年服務多少家企業?產生多少經濟效益?”
“核心團隊是否有流失風險?如何保障技術延續性?”
三步:PPT答辯“黃金7分鐘”結構(專家打分關鍵窗口)
建議結構:
• 0-1':一句話定位(“本中心聚焦XX產業卡脖子環節,解決XX問題”)
• 1-3':技術突破+對比優勢(專利/樣機/數據支撐)
• 3-5':產業落地+客戶案例(合同/發票/用戶報告)
• 5-6':團隊實力+管理機制(帶頭人履歷、產學研合作、制度文件)
• 6-7':未來規劃+資源需求(3年目標、資金用途、政策支持訴求)
第四步:應對“刁鉆提問”話術模板
• 遇質疑:“您提的問題非常關鍵,目前我們已通過XX實驗/XX客戶驗證,下一步將…”
• 遇數據追問:“該數據來源于XX第三方檢測報告/XX年度審計,材料第X頁可查。”
• 遇比較劣勢:“我們在XX方面確有差距,但通過XX路徑(如聯合攻關/工藝優化)已實現局部超越。”
三、現場考察通關五項“生死線”(2025實地核查清單)
現場考察組通常由1名技術專家+1名財務專家+1名管理專家組成,停留60-90分鐘,重點核查:
? 1.場地設備真實在用
? 設備銘牌、運行日志、維護記錄齊全;
? 關鍵設備需現場開機演示(提前測試!);
? 場地面積≥200㎡,功能分區明確(研發區、中試區、辦公區)。
? 2.人員團隊真實在崗
? 核心技術人員現場接受問詢(提前演練!);
? 提供近3個月社保/個稅/勞動合同;
? 團隊名單與申報材料完全一致。
? 3.管理制度真實落地
? 張貼《研發管理制度》《設備使用規范》《安全操作守則》;
? 提供會議紀要、項目立項書、經費審批單等過程文件;
? 財務專家將抽查1-2筆研發支出憑證。
? 4.合作成果真實可溯
? 產學研協議、技術合同、發票、銀行流水“四證合一”;
? 合作單位聯絡人可現場電話確認;
? 成果應用客戶可提供聯系方式備查。
? 5.數據邏輯真實閉環
? 申報書中“研發投入→專利產出→銷售收入”鏈條完整、數據可交叉驗證;
? 專家將隨機抽取1項成果,要求從立項到轉化全流程說明。
致命雷區(一票否決):
1. 設備為臨時租借或擺拍;
2. 人員不在崗或對項目一問三不知;
3. 數據前后矛盾或無法提供原始憑證;
4. 場地為共享空間無專屬使用權。
四、加分秘籍
• 展示“可視化成果墻”:專利證書、客戶感謝信、媒體報道、獲獎照片集中上墻;
• 準備“專家伴手禮”:技術白皮書+成果手冊+U盤(內含高清視頻與原始數據);
• 安排“關鍵人物出場”:企業創始人或技術總工親自接待,展現重視程度;
• 埋設“記憶點”:用1句金句總結中心價值(如“我們讓XX工藝成本下降50%”)。
科泰集團(http://www.zh-tour.cn/)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產學研合作加分!深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建攻略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