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為企業盤活“知產”、轉化“資產”提供了新路徑。廣東省作為經濟強省,積極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助力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若企業忽視關鍵要點,很可能導致融資受阻。
一、明晰政策要點:掌握融資基礎
1.政策支持體系
廣東省構建了多層次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策支持體系。省級層面出臺專項政策,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對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給予風險補償。例如,根據《廣東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對金融機構因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產生的本金損失,按一定比例給予補償,降低金融機構放貸風險。同時,各地市也因地制宜推出配套政策,如廣州市設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貼息專項資金,對企業支付的貸款利息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深圳市則通過建立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平臺,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搭建對接橋梁。企業若不了解這些政策,可能無法充分利用政策紅利,增加融資成本。
2.適用知識產權范圍
并非所有知識產權都可用于質押融資。在廣東省,可質押的知識產權主要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注冊商標專用權、著作權等。但對于一些穩定性差、價值難以評估的知識產權,如處于無效宣告程序中的專利,金融機構通常不予接受。企業需準確判斷自身知識產權是否符合要求,否則會因知識產權類型不符導致融資申請被拒。
二、熟悉操作流程:避免流程失誤
1.前期準備階段
企業首先要對擬質押的知識產權進行自我評估,分析其法律狀態、技術價值、市場前景等??晌袑I的知識產權評估機構進行價值評估,出具權威的評估報告。同時,企業需準備詳細的融資方案,包括融資金額、用途、還款計劃等。此外,還應梳理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等資料,向金融機構展示企業良好的還款能力。若企業忽視前期準備,如未對知識產權進行準確評估,可能導致評估價值與金融機構預期不符,影響融資額度和成功率。
2.融資對接階段
企業可通過廣東省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平臺、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組織的銀企對接會等渠道,與銀行、擔保機構等金融機構進行對接。在對接過程中,企業要清晰闡述知識產權的優勢和企業發展規劃,增強金融機構的信心。以某科技企業為例,其在對接會上通過詳細展示專利技術的創新性和市場應用前景,成功吸引了銀行的關注,獲得了融資意向。但如果企業在對接時表述不清,未能突出知識產權價值,可能難以獲得金融機構青睞。
3.合同簽訂與登記階段
雙方達成融資意向后,需簽訂知識產權質押合同和借款合同。合同條款應明確質押知識產權的范圍、擔保金額、期限、違約責任等關鍵內容。企業要仔細審核合同條款,避免潛在風險。合同簽訂后,企業需及時到相關部門辦理知識產權質押登記手續。對于專利質押,需到國家知識產權局辦理;商標質押則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辦理;著作權質押在作品登記地的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未辦理質押登記,質押行為不具有法律效力,可能引發法律糾紛,導致融資失敗。
三、關注關鍵問題:破解融資障礙
1.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難題
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是質押融資的核心環節,但由于知識產權具有無形性、創新性、收益不確定性等特點,評估難度較大。不同評估機構采用的評估方法和標準可能存在差異,導致評估結果波動較大。為解決這一問題,企業應選擇具有資質和經驗的評估機構,并與金融機構溝通協商,爭取采用雙方認可的評估方法和標準。同時,企業可提供知識產權的相關證明材料,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等,輔助評估機構準確評估價值。
2.風險防控與處置困境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面臨較高風險。若企業經營不善,無法按時還款,金融機構處置質押的知識產權可能面臨諸多困難。為降低風險,金融機構通常會要求企業提供額外的擔保措施,如第三方擔保、不動產抵押等。企業在融資時應充分考慮自身承受能力,合理選擇擔保方式。
科泰集團(http://www.zh-tour.cn/)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避開這些坑!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常見風險預警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