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主題為《尋百強看中國》的大型融媒體直播活動走進廈門市思明區,聚焦該區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成就,也讓人管窺了這個全國百強區的發展亮彩。
GDP總量從233億元提升至2503.88億元;財政收入從7億元突破410億元,連續7年位居福建各區縣第一;綜合能力躋身全國百強區前列,連續兩年蟬聯全省城市發展“十優區”首位;已形成金融服務、商貿物流、軟件信息、旅游會展等千億元產業鏈;2022年,建筑業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20年來,思明區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由此可見一斑。
其中,科創產業發展尤為引人矚目。以千億元產業鏈之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例,其是思明區的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數據顯示,2022年,思明區規上軟件信息業實現營業收入超380億元,占廈門全市近2/3。
據悉,在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方面,思明區“起步早、有基因、有生態”,是廈門乃至福建軟件信息業發展的主陣地。全區產業規模占廈門全市比重逾7成,在全市涌現出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如福建省7家入圍“2021年中國互聯網綜合實力前百強”的企業中,來自廈門的5家全是思明區企業;7家獲評“2021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綜合競爭力百強”的福建企業中,2家企業來自思明區。
值得關注的是,眾多科創企業等創業興業展業,受益于思明區良好的營商環境、對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一以貫之的大力支持,以及不斷提升的企業服務意識和能力等。一直以來,該區始終把企業和企業家朋友當作最親密的“城市合伙人”,不懈努力提供更有溫度的服務舉措、出臺更有力度的政策體系、打造更有速度的政務標桿,讓各類企業得以在思明安心舒心放心發展。
例如,2022年5月,為進一步加快推進軟件信息業高質量發展,厚植產業發展優勢、提升企業創新活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思明區加快推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若干措施》重磅出臺,進一步聚焦招強引優、增產增效、研發創新、引才留才四大方面,深入研究制定引進獎勵、入統獎勵、增產獎勵、增速獎勵、龍頭企業上新臺階獎勵、留才獎勵、專項人才獎勵以及研發費用補貼、引才補貼等九項獎補舉措,并發布《思明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以實現壯大產業規模、增強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拓展產業空間,進一步鞏固提升全區軟件信息業優勢,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初,在廈門市級穩增長政策基礎上結合轄區產業特點,思明區又率先發布2023年“搶開局、穩增長”七條措施,對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等產業相關企業予以真金白銀的獎補扶持。
不僅如此,思明區專門成立推進軟件信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從產學研協作、研發投入、平臺建設、高新企業培育、引才留才等方面,厚植產業發展優勢,并在元宇宙、AI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深挖潛力,搶占產業新賽道,擴大高端制造業和軟件信息業有效投資,有力推動了全區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矚目增長。
如今,思明區還正通過打造“產學研”全產業鏈的動人場景,讓科技不斷走進市民日常生活。目前,包括“思明一束光”“我的中國芯”等“黑科技”,已被廣泛運用于智慧路燈、立體停車等工程,被運用于街心公園、城市步道等場景,推動城市能級提升。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系列有力舉措下,高新技術企業集聚成效斐然。據統計,目前思明區年度研發投入超千萬元企業近百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759家,培育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7家,均在福建省屬于前列……而其在給思明區高質量發展不斷夯實基礎、帶來堅實底氣的同時,也為全區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支持和貢獻:2022年全區GDP突破2500億元,同比增長5.2%;納稅大戶企業共有775家(其中,納稅額超億元企業46家),較上年增加53家,全年稅收貢獻245億元,占全區財政總收入比重達60%。
科泰集團(http://www.zh-tour.cn/)成立14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新型研發機構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