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專精特新企業正不斷迸發活力。以今年前三季度為例,科創板已有223家上市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而在創業板31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285家實現盈利、157家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分別為89.91%、49.53%,較板塊整體水平分別高出5.92個百分點、3.22個百分點。
知識產權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而美”
知識產權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策有力推動和扶持下,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創造水平和運用能力普遍較高,研發強度明顯高于一般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持續性發展勢頭良好。
根據統計,自2019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48家以來,截至目前已認定四批,共計8997家。這些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疫情期間仍保持在9%左右的較高水平,平均每家企業專利申請量達到超過100件。
以光伏領域為例,在今年8月已完成公示的第四批4300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有40家專注于光伏產業鏈上某個環節,他們共計申請專利4380件,平均每家約110件,擁有授權專利量為3170件,平均超過79件。
“從整體上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平均專利數量連年遞增,呈現創新能力強,發展后勁足的特征,成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韌性的重要力量。”王磊說。
致遠互聯是一家軟件行業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公司副總裁劉亦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有利于核心技術、關鍵環節的“補短板”。未來,發揮專精特新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方面的積極作用,有助于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助力實現從產業鏈低端環節向高端環節躍升。
閱讀全文
免責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您的支持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