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緣起:政府為何為企業“第一單”買單?
2025年8月20日,廣東省工信廳、財政廳、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專精特新企業“首購首用”保險補償試點的通知》(粵工信融資函〔2025〕131號),首創“政府+保險+企業”三方共擔機制,對首次采購或使用廣東專精特新“小巨人”及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新產品的用戶,給予最高100%質量風險、性能風險、合同履約風險保險保障,徹底打消“不敢買、不敢用”顧慮,助力企業實現“0到1”市場突破。
二、“首購保單”是什么?誰可受益?
1. 什么是“首購首用”?
指省內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及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首次采購并使用廣東省內專精特新企業自主研發、尚未大規模應用的新產品、新技術或新服務。
2. 保單覆蓋范圍
- 產品質量責任險:因產品缺陷導致用戶損失的賠償;
- 履約保證保險:保障供應商按期交付、達標履約;
- 應用中斷險:因技術適配問題造成客戶停產的補償;
- 數據安全與知識產權險:適用于軟件、智能系統類企業。
3. 支持對象
投保企業:廣東省內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且產品具備創新性、自主知識產權;
采購單位:優先支持政府采購項目、國企技改項目、重點產業集群配套項目。
三、申請流程:三步“無紙化”
1. 供給側備案
登錄“廣東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首購首用專區”,上傳:
?、?專精特新認定證書;② 新產品鑒定報告或專利;③ 近一年質檢報告。
2. 需求側投保
采購合同草簽后,需求方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登錄小程序,輸入合同金額、產品型號、交付周期,系統自動計算保費并完成投保。
3. 政府確認補貼
保險公司每月匯總保單,向省財政廳申請補貼,企業全程免墊付。
四、政策紅利不止于“保險”:配套支持同步發力
除保險補償外,政策還配套推出三大激勵機制:
1. 首購獎勵:對成功實現“首購首用”的采購單位,給予合同金額5%的一次性獎勵(最高100萬元);
2. 示范推廣:納入《廣東省創新產品推薦目錄》,優先推薦參與政府項目、展會、產業鏈對接;
3. 信用加分:投保企業可在政府采購、融資授信中獲得信用評分加分,提升市場競爭力。
五、紅利疊加:一張保單撬動的五大價值
1. 訂單倍增:試點前夕,深圳某半導體企業通過保單拿下首筆2000萬元政府數據中心訂單,預計全年新增銷售1.2億元。
2. 融資增信:已投保合同可作為銀行“訂單貸”質押物,貸款利率下浮50–80個基點。
3. 品牌背書:產品入庫即獲得“廣東省政府推薦首購首用產品”電子標識,可在投標文件、宣傳物料中直接使用。
4. 降本提效:企業無需再為用戶定制高額質保金或回購條款,直接降低銷售費用2–5個百分點。
5. 市場驗證:保險理賠數據實時反饋至企業研發端,幫助快速迭代產品。
六、專家解讀:這不是“保險”,而是“市場通行證”
“‘首購保單’的本質是政府為創新產品背書。”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表示:“它降低了采購方的決策風險,提升了企業的市場信任度,相當于為企業發放了一張‘市場準入綠卡’。”
對于專精特新企業而言,首單突破往往意味著后續訂單的爆發式增長。該政策將極大縮短市場驗證周期,加速技術商業化進程。
科泰集團(http://www.zh-tour.cn/)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