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作為創新發展的排頭兵,成為政策重點扶持對象。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不僅是榮譽,更是獲取政策紅利、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契機。然而,申報過程中嚴格的合規性條件是企業必須跨越的門檻,直接決定申報成敗。
一、政策導向:合規是申報的核心前提
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將合規管理納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價指標體系,這意味著合規經營已從企業自主選擇轉變為硬性要求。根據《關于推進中小企業合規管理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合規管理不僅能規避法律風險,更能提升企業內部治理水平。若企業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記錄,將直接失去申報資格。
二、經營合法性:筑牢企業發展底線
1.重大事故“零容忍”:依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申報企業近三年不得發生重大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以安全生產為例,若企業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不僅面臨高額罰款和停產整頓,還將被列入失信名單,失去申報資格。
2.杜絕違法違規行為:企業需確保無嚴重失信、偷漏稅等行為。稅務部門通過金稅系統實現對企業稅務數據的精準監管,企業一旦被查實偷漏稅,將面臨補繳稅款、滯納金、罰款等處罰,情節嚴重的甚至追究刑事責任。此外,嚴重失信行為如惡意拖欠貨款、合同欺詐等,會嚴重影響企業信譽,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直接喪失申報資格。
3.數據真實性保障:申報材料中的所有數據必須真實可靠,企業需提供完整的原始憑證和證明材料。例如,研發投入數據需與企業財務賬冊、研發項目立項書、費用支出憑證等一一對應,任何虛構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認定為申報造假,企業將面臨取消申報資格、一定期限內不得再次申報等處罰。
三、財務規范性:體現企業健康度
1.審計報告權威性:企業財務數據需以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為依據,且審計機構需具備相應資質。審計報告中的主營業務收入、研發投入、資產負債等關鍵數據,是評審專家評估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依據。企業應選擇信譽良好、經驗豐富的審計機構,確保審計報告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
2.營收增長硬性指標:新申請企業需滿足“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這一指標旨在篩選出具有良好發展勢頭的企業。企業可通過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產品升級等方式實現營收增長。
3.資產負債率合理控制:截至上年末,企業資產負債率一般不高于70%。過高的資產負債率意味著企業債務風險較高,償債能力不足。
四、企業管理合規:夯實發展根基
1.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企業應建立健全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各司其職、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規范的公司治理能夠保障企業決策的科學性,避免內部利益輸送和決策失誤。
2.獲取權威管理體系認證: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9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45001)等,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證,是企業管理合規的重要體現。這些認證表明企業在質量管理、環境保護、職業健康安全等方面達到國際標準,有助于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3.踐行綠色發展與人才戰略:企業需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號召,采用節能環保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符合環保政策要求。同時,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人才引進、培養和激勵機制。
科泰集團(http://www.zh-tour.cn/)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反脆弱」申報: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中需規避的3大潛在風險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