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什么
(一)定義:
“專精特新” 中小企業是指具有 “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 發展特征的中小企業。這是國家為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差異化、創新化發展道路,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而提出的概念。企業規模需符合國家《中小企業劃型標準》的規定。
(二)具體特征:
1. 專業化:企業專注核心業務,具備專業化生產、服務和協作配套的能力,其產品和服務在產業鏈某個環節中處于優勢地位,為大企業、大項目和產業鏈提供優質零部件、元器件、配套產品和配套服務。
2. 精細化:企業經營管理精細高效,在經營管理中建立了精細高效的制度、流程和體系,實現了生產精細化、管理精細化、服務精細化,產品或者服務品質精良,形成核心競爭力。
3. 特色化:企業針對特定市場或者特定消費群體,利用特色資源、傳統技藝、地域文化或采用獨特的工藝、技術、配方或特殊原料進行研制生產或者提供獨具特色的產品或服務,具有獨特性、獨有性、獨家生產特點,有較強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
4. 新穎化:企業創新能力成效顯著,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并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企業產品或者服務屬于新經濟、新產業領域或新技術、新工藝、新創意、新模式等方面創新成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應用前景廣闊,具備較高技術含量或附加值,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
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普通企業的區別
(一)發展方向與戰略重點
1.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注于特定細分領域,將資源集中在某一專業領域深入發展,致力于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和領導者。例如,一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注于高端制造業中的某個零部件生產,不斷提升該零部件的性能和質量,以滿足大型企業的需求。
2. 普通企業:通常追求多元化發展,希望在多個業務領域拓展市場,以分散經營風險。比如一些普通企業既從事生產制造,又涉足貿易、服務等多個領域。
(二)技術創新能力
1.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度重視技術創新,不斷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以保持在細分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其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往往較高,擁有較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技術。
2. 普通企業:部分普通企業雖然也有一定的技術創新能力,但在創新投入和創新成果方面可能相對較弱。一些企業可能更側重于模仿和改進現有技術,而非進行原創性的研發。
(三)市場定位與競爭優勢
1.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針對特定的目標市場和客戶群體,提供具有獨特性和專業性的產品或服務,能夠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憑借在細分領域的專業優勢和特色產品,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較高的客戶忠誠度。
2. 普通企業:市場定位相對較為寬泛,產品或服務的同質化程度可能較高,競爭主要基于價格、品牌知名度、銷售渠道等因素。在市場競爭中,普通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較大,需要不斷提升綜合實力以保持市場份額。
(四)企業規模與發展速度
1.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規模相對較小,通常在人員、資產、營業收入等方面不及大型企業。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較快,具有較高的成長性。
2. 普通企業:企業規模大小不一,發展速度也因行業、市場環境等因素而異。一些普通企業可能通過擴大生產規模、拓展業務范圍等方式實現快速發展,而另一些企業可能面臨發展瓶頸,增長速度較為緩慢。
(五)對產業鏈的影響
1.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中處于關鍵環節,為大型企業提供配套產品和服務,對產業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它們的發展能夠帶動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促進產業鏈的升級和優化。
2. 普通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地位相對較為普通,對產業鏈的影響力相對較小。但普通企業數量眾多,也是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產業鏈的完整和多樣化做出了貢獻。
科泰集團(http://www.zh-tour.cn/)成立15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廣東省對高新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政策有哪些不同之處?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