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亮點:補貼力度大,覆蓋范圍廣
此次政策最引人注目的亮點在于補貼比例之高。根據通知內容,對納入支持范圍的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技改項目,按核定投資額的15%至30%給予財政補助,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金額可達3000萬元。其中,對實現顯著節能量(年節能量500噸標準煤以上)或碳減排量突出的項目,優先給予更高比例支持。
支持范圍涵蓋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屬、造紙、紡織、數據中心等高耗能行業,重點支持以下四類項目:
工藝裝備升級:采用先進節能技術替代落后產能,如高效電機、余熱余壓利用、智能控制系統等;
能源系統優化:實施綜合能源管理、綠色電力替代、工業鍋爐(窯爐)能效提升等;
資源循環利用:推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中水回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
數字化綠色化協同改造:應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AI等技術實現能耗智能監控與優化。
二、申報條件:聚焦“真實效、可量化、可持續”
為確保財政資金精準高效使用,政策對申報項目提出明確要求:
- 項目應已完成備案或核準手續,且處于建設期或已竣工不超過12個月;
- 項目單位須在廣東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近三年無嚴重失信記錄;
- 節能量需經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審核認定,數據可追溯、可核查;
- 項目不得屬于國家明令淘汰或限制類產業,且不得重復申報其他省級財政專項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鼓勵“以大帶小、集群改造”,對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節能降碳的示范項目,將予以優先支持。
三、申報流程與時間節點
項目申報采取“線上申報、分級審核、專家評審、公示撥付”的方式。企業可通過“廣東省節能降碳項目管理平臺”在線提交材料,包括項目可行性報告、投資明細、節能評估報告、第三方節能量審核報告等。
四、企業如何搶抓政策紅利?
提前謀劃技改項目:對照《廣東省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和行業能效標桿水平,梳理本企業節能潛力點,制定技改路線圖。
規范項目管理:確保項目立項、環評、能評等手續齊全,投資憑證完整,便于后期審計核查。
引入專業服務機構:委托有資質的節能服務公司或咨詢機構開展節能量預評估和申報材料編制,提升申報成功率。
關注地方配套政策:廣州、深圳、佛山等地已出臺疊加支持政策,部分地市對省級補助項目再給予1:1配套,企業可實現“雙重補貼”。
五、政策意義:助力廣東打造綠色制造新高地
此次高比例補貼政策,不僅是財政激勵的“加碼”,更是推動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的“指揮棒”。據測算,若全省每年實施100個重點技改項目,預計可實現年節能量超5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超120萬噸,相當于新增1.5萬公頃森林碳匯。
長遠來看,政策將引導企業從“被動減排”轉向“主動轉型”,加速綠色技術研發與應用,提升廣東制造業在全球綠色供應鏈中的競爭力。
科泰集團(http://www.zh-tour.cn/)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