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突破:專精特新企業可“破限申報”
長期以來,廣東省技術改造項目設有明確的投資門檻,如:
1.設備投資總額不低于500萬元
2.項目總投資不低于1000萬元
3.企業上年度工業產值需達到一定規模
這些要求雖保障了項目質量,卻將不少處于成長期、研發投入高但產值尚小的專精特新科技企業拒之門外。
而2025年新規明確:“對納入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庫的申報主體,可適當放寬投資門檻,設備投資最低降至300萬元,且允許‘研發中試類’項目單獨申報。”
這意味著,即使企業尚未形成大規模生產,只要具備核心技術并實施有效技改,仍可享受最高30%的財政資助,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達1500萬元。
二、政策突破:專精特新企業享有哪些特殊優待?
1. 投資門檻降低
2. 補貼比例上浮
設備獎勵:專精特新企業補貼比例提升5%-10%(最高可達35%)
貸款貼息:貼息期限從3年延長至4年
3. 評審加分項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額外加10分(總分100分制)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額外加5分
三、誰可以享受?申報資格全解析
并非所有“專精特新”標簽企業都能自動享受政策紅利,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特別提醒:市級“專精特新”企業暫不享受省級破限政策,需升級至省級或國家級。
四、高通過率申報技巧
技巧一:突出“國產替代”與“自主可控”
在可研報告中重點描述:
1.使用國產工業軟件、控制器、傳感器替代進口品牌
2.提升產業鏈安全水平的技術路徑
技巧二:拆分項目,分階段申報
對大型技改項目,可按“中試驗證—量產升級”分兩期申報,降低單期投資壓力。
技巧三:強化“數據可驗證性”
提供設備聯網截圖、MES系統數據看板、OEE提升報告等,增強項目可信度。
技巧四:提前完成項目備案
在“廣東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完成備案,項目類別選擇“技術改造”,避免后期補錄延誤。
五、常見被拒原因及解決方案
1. 設備清單未體現"專精特新"特性(占比42%)
→ 在設備描述中強調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功能
2. 投資強度不足(占比35%)
→ 將研發人員薪酬30%計入技改投資
3. 證明材料分散(占比23%)
→ 制作《技術先進性佐證手冊》整合:
- 專利證書
- 行業認證
- 客戶應用案例
科泰集團(http://www.zh-tour.cn/)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從研發到量產:廣州技術改造資金如何助力科技企業打通中試轉化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