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新技術企業(簡稱“高企”)認定中,知識產權不僅是基礎門檻,更是影響評分高低的關鍵因素之一。特別是在2025年政策趨嚴、審核更精細化的背景下,擁有高質量、強關聯性的核心知識產權,已成為東莞科技型企業順利通過高企認定的“硬通貨”。
但不少企業在申報過程中存在誤區:認為“有專利就行”,忽視了專利類型、技術相關性與布局策略的重要性,最終導致材料不被認可或評分偏低。
一、高企認定知識產權評分規則(2025最新版)
1.1評分標準詳解
1.2 核心要求解析
技術相關性:專利必須與主營業務產品/服務直接相關
權利穩定性:需提供專利繳費證明,確保權利有效
創新性證明:發明專利需附專利審查意見通知書
二、哪種專利最加分?這3類專利不容忽視!
在眾多知識產權類型中,并非所有專利都能在高企評審中獲得同等權重。根據多位參與評審的專家反饋,以下三類專利最受青睞,也最容易為企業帶來高分評價:
1. 發明專利——含金量最高,優先推薦
特點:技術含量高、審查周期長、授權難度大;
優勢:屬于Ⅰ類知識產權,在評分體系中權重最大;
建議:
1)至少擁有1項已授權發明專利;
2)若尚未取得,可申請進入實質審查階段的專利作為過渡;
3)鼓勵圍繞核心技術構建專利群,提升整體創新形象。
2. PCT國際專利——展現全球視野,增強競爭力
特點:通過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具有全球布局潛力;
優勢:雖未完全授權,但在高企評審中視同國內發明專利;
建議:
1)面向國際市場的企業優先布局;
2)可結合地方科技項目申報,獲取資金支持;
3)在申報材料中注明技術應用領域及產業化前景。
3. 實用新型專利——快速布局,補充支撐
特點:審批快、成本低、適合產品結構改進類創新;
優勢:屬于Ⅱ類知識產權,可用于滿足基本數量要求;
建議:
1)建議至少擁有3項以上實用新型專利;
2)確保每項專利均與主營產品或關鍵技術高度相關;
3)避免“堆砌式”申請,防止因技術雷同被質疑真實性。
三、知識產權布局實戰建議
為確保企業在申報高企時知識產權部分不拖后腿、反成亮點,建議采取以下策略:
1. 提前規劃:至少提前6個月啟動專利申請計劃,預留審查時間;
2. 聚焦核心:圍繞主營業務、主導產品開展專利布局;
3. 組合搭配:以發明專利為主,輔以實用新型、軟著等進行多維度覆蓋;
4. 動態更新:定期評估現有專利的有效性與實用性,及時淘汰無效資產;
5. 強化管理:建立知識產權臺賬,記錄研發過程、技術轉化路徑;
6. 專業協助:選擇有經驗的代理機構或法律顧問,提高撰寫質量和授權率。
結語:
在東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知識產權不僅是“必須有的資質”,更是“可以加分的利器”。尤其在當前政策強調“質量而非數量”的趨勢下,發明專利、PCT國際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成為三大核心加分項。
對于正在籌備高企申報的東莞科技型企業而言,科學布局知識產權體系,不僅能提高申報成功率,更能反向推動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科泰集團(http://www.zh-tour.cn/)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東莞高企認定VS科技型中小企業:材料差異大,選錯可能被拒!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