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產權布局與質量要求(權重30%)
核心要點:
1. 授權時間與權屬要求: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必須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且獲得授權時間不得晚于取得相應產品收入當年。
2. 數量與質量并重:2025年評分標準中,知識產權的數量、技術先進性與主營業務關聯性各占10分。例如,發明專利(Ⅰ類)單個可得8分,而實用新型或軟著(Ⅱ類)僅5項才可滿分。
3. 布局策略:建議企業提前3年規劃知識產權申請,優先布局Ⅰ類專利,并通過產學研合作增強技術含金量。
二、研發投入與費用合規(占比達標+評分20%)
核心要點:
1. 比例要求: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需分層達標(如收入≤5000萬元的企業不低于5%,5000萬-2億元的企業不低于4%)。
2. 歸集規范:研發費用需單獨列支,并留存完整的立項報告、工時記錄、設備清單等佐證材料。2025年政策明確要求研發費用審計報告必須與納稅申報表數據一致。
3. 風險提示:跨年度研發項目需按實際發生期分攤費用,避免集中歸集引發核查風險。
三、高新技術產品收入占比(≥60%+評分30%)
核心要點:
1. 收入界定: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需來自國家重點支持的八大領域,且需提供技術合同、檢測報告、銷售發票等完整鏈條證明。
2. 技術關聯性:產品論述需突出核心技術與知識產權支撐,例如通過技術參數對比、競爭優勢分析體現創新性。
3. 合規紅線:非技術性收入(如貿易、代工)不得計入占比,違規企業將面臨“一票否決”。
四、科技人員結構優化(占比≥10%+評分20%)
核心要點:
1. 統計口徑:科技人員指直接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人員,需滿足累計工作時間滿183天,且社保繳納記錄與崗位職責匹配。
2. 動態管理:研發人員名單需按項目周期動態更新,并保留入職合同、項目分工表等檔案備查。
3. 專家建議:科技型中小企業可通過“研發人員兼職備案”機制靈活配置資源,但需確保全職人員占比不低于70%。
五、創新能力評價體系(71分達標)
四項指標詳解:
1. 科技成果轉化(30分) :近三年年均轉化5項以上可得滿分,需提供產學研協議、樣機照片、用戶報告等多樣化證明。
2. 研發組織管理(20分) :需建立研發投入核算制度、產學研合作機制、成果轉化激勵制度等體系文件,并通過內審記錄體現執行效果。
3. 企業成長性(20分) :銷售收入與凈資產增長率采用“功效系數法”計算,建議企業提前3年規劃財務增長曲線。
科泰集團(http://www.zh-tour.cn/)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高企認證不通過,大概率是這些方面準備不充分!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