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認定申報條件解讀!符合條件獎勵1500萬以上!
2021年-2025年,中央財政將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下簡稱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這些企業發揮示范作用,并通過支持部分國家(或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以下稱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強化服務水平,聚集資金、人才和技術等資源,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經評選通過,被擇優認定為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后,企業將獲得1500萬課題項目資金補貼。那怎樣的企業才能被擇優認定為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最基礎的申報條件,是必須符合以下兩大方向的要求:
一、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基礎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含已在上交所主板、科創板和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以及境外公開發行股票的)。
(2)產業導向方面,屬于《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主導產品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填補國內空白(國際空白);或與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
(3)專業化程度方面,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70%以上。
(4)還應同時滿足創新能力、經營管理、成長性要求。創新能力方面,截至上年末的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4%以上;
二、在同時滿足以上條件的基礎上,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還需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項以上、自建或與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1個以上。
(2)經營管理方面,取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如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等)。
(2)成長性方面,上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不作為第一批申報條件);或有上市計劃(已遞交申請書或已進入輔導期)。
總體來講,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其應該符合包括但不限于:支撐產業鏈供應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關鍵領域“補短板”、主導產品填補國內國際空白;與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創新優勢、成長性等要求,只有各方面都做大做強做優,才有更大的機會能被擇優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從而拿到高額補助資金。